非遗技艺的破圈密码:当传统工艺遇上现代传播
推开锦绣山西文化艺术馆的大门,3D动画里推光漆匠人正用指尖打磨出千年流光,直播间中黎侯虎布艺作品秒杀售罄。这座由山西工艺美术集团打造的2000平方米文化空间,仅试运营3个月便吸引3万游客,创造百万销售额。当非遗遇上现代传播,沉睡的技艺正以惊人姿态重返大众视野。
推开锦绣山西文化艺术馆的大门,3D动画里推光漆匠人正用指尖打磨出千年流光,直播间中黎侯虎布艺作品秒杀售罄。这座由山西工艺美术集团打造的2000平方米文化空间,仅试运营3个月便吸引3万游客,创造百万销售额。当非遗遇上现代传播,沉睡的技艺正以惊人姿态重返大众视野。
9月19日,以“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看横坡”摄影艺术展,在平遥县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精彩亮相。此次展览不仅用镜头定格了横坡村的蝶变之路,更与平遥唐都推光漆器的非遗匠心交相辉映,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乡村振兴温度与传统文化厚度的视觉盛宴。
“结束了北京之行,行李箱里最让我珍视的,便是几支来自故宫立体雕花的口红,我要送给闺蜜,她一定会喜欢的。”35岁的小林每次出去游玩都会带着各式各样的国潮物件回来。说话间,还分享着上次出门入手的国潮首饰——一枚以敦煌飞天飘带为灵感设计的银戒指,转动戒圈时,还能看到
“结束了北京之行,行李箱里最让我珍视的,便是几支来自故宫立体雕花的口红,我要送给闺蜜,她一定会喜欢的。”35岁的小林每次出去游玩都会带着各式各样的国潮物件回来。说话间,还分享着上次出门入手的国潮首饰——一枚以敦煌飞天飘带为灵感设计的银戒指,转动戒圈时,还能看到
2000多家企业参展、5天累计吸引48.9万人次观展、线上线下销售总额突破2.8亿元……近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第七届山西文博会”)举办,以丰富的内容与创新的形式,多角度展现了三晋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为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三晋大地,文脉悠长。近年来,山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论述,在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艺术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出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案例,蹚出了一条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8月22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仪式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全省文化传承发展15项典型案例及5项入围案例,来自省直相关单位、各市、各文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代表出席。
近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扎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导向正确、举措得力、成效显著、群众满意的优秀实践案例和创新成果。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以此种技艺制作的漆器远在唐代开元年间已遐迩闻名,明清两代由于晋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遥推光漆器厂建立,老艺人乔泉玉、任茂林等献艺授徒,使推光漆器的生产进入了黄金
薛晓东,山西平遥人,1962 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
薛生金,男,1937年生人,汉族,山西省平遥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师。1953年进入平遥文化布景社学艺,1958年进入平遥推光漆器厂,跟随漆器名老艺人乔泉玉老